農藥是蔬菜生產中不可或缺的農資產品,可以說農藥的質量對防治效果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所以菜農朋友都知道要購買正品農藥。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有很多菜農反映,我用了不少正品藥劑,為啥效果一直不理想呢?究其原因,主要是菜農朋友用藥方法不當導致的:
首先,藥不對癥,用后沒效果。
有些菜農尤其是新手菜農由于缺乏必要的病蟲害防治知識,蔬菜發生病蟲害后不能正確診斷,只能道聽途說,盲目用藥,最后導致藥不對癥。例如某些蔬菜的侵染性病害如病毒病發生初期,心葉出現黃化若當做缺素來防治,如此“對癥”,噴施再多的藥劑也不會見效。
其次,藥劑混用不當,影響藥效。
當前菜農都喜歡多種農藥混在一起使用,這樣既可防治多種病蟲害,又省時省力,一舉兩得。但是混合不當時,如將幾種作用機理不同的藥劑混用或與不同性質的其他藥劑混用,不僅容易造成藥劑失效,影響藥效,甚至還會產生藥害,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。
再次,用藥時機不對,降低效果。
對于病害的防治,在病菌孢子萌發期,即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藥,效果最好,如果病害已蔓延成災,用再好的藥劑也難取得理想的效果,而且還加大了成本投入。防治蟲害也是同理,在成蟲產卵高峰期或幼蟲期施藥效果最好,否則噴藥多,效果卻差。因此,無論是病害還是蟲害,建議菜農們細心觀察蔬菜長勢,提前預防或在發病初期就開始防治,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最后,噴藥部位局限,防效不佳。
噴藥部位對藥劑的防治效果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因為噴藥時噴在要害部位,才會有理想的防治效果。如薊馬常隱藏到葉背、花朵中,不易被發現,因而常被菜農忽視其存在。有不少菜農噴藥時,只注重把葉片、莖稈等表面噴上藥液,往往忽視了葉背,噴藥時噴不到葉背,薊馬的防治效果將大大降低。
歸根結底,有了良藥還要有良方,只有二者相互結合,才能將藥效發揮到最大作用。 |